学习“两项法规”心得体会(赵仕林)

时间:2016-02-02 点击:0

    2015128日至9日,我参加了局机关党委组织的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宣贯讲解。通过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使我对党员干部怎样用好权,如何面对诱惑保持优良心态以及增强自我约束与监督能力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我们要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贯穿和体现到各项工作的具体行动中去。作为支部书记,通过学习《准则》《条例》,感觉受益匪浅,对新形势下承担的历史责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党员的责任与义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下面谈谈自己学习新《准则》《条例》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是知义。不但要原原本本学《准则》与《条例》,熟知要义,更要形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标准树起来,把纪律严起来、把规矩立起来,做到心中有敬畏,头上有戒尺,才能在工作中让党员干部筑牢"防火墙"

    二是知行。《准则》是目标、是方向,我们重在领会其实质;《条例》是基石、是起点,我们必须逐条掌握内容,做到行有所止。在工作过程中,各项行为举措都要在纪律边界内运行,做到"全覆盖、无禁区、零容忍"纪律监管。

    三是知责。以《准则》与《条例》为标尺,加强对党员干部队伍的管理和监督,紧密结合"三严三实"教育、查处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行动,积极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履职尽责,将批评教育、组织处理、纪律审查、司法处理有效结合,切实把纪律严起来、立起来。

    新修订的《准则》和《条例》,全面梳理了党章对党员干部的纪律和廉洁自律要求,体现了自律与他律互补、高标准与守底线兼顾,是对党章规定的具体化。比如,党章在第一章“党员”中,就对党员提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等要求,具体到《准则》中,就是“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献”;党章规定党员要“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具体到《条例》中,就是“在党内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等纪律处分条款。作为一名党员,首先要深刻领会党章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实质,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加强道德修养,增强党性观念。学习贯彻《准则》和《条例》,必须与学习党章结合起来,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正面引导、重在立德,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用严明的纪律尊崇党章、捍卫党章。

    邓小平同志曾经反复强调,我们党要团结和组织起来,一靠理想,二靠纪律。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把学习《准则》和《条例》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学、思、践、悟”,严格党员日常教育管理,与时俱进拓展“互联网+党建”模式,以党员QQ群等为新载体,经常性开展组织生活,把党章党规党纪刻印在每一位党员的心坎上、脑海里。

    《准则》和《条例》既面向全体党员,又突出“关键少数”,要把遵守《准则》和《条例》作为立身之本,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一是向标杆看齐,向先进党员学习,传承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正确对待和处理公与私、廉与腐、俭与奢、苦与乐的关系,从公仆本色、权力行使、品行操守、良好家风等方面,以身作则、树立典范。二是守住行为底线。时刻绷紧纪律和规矩这根弦,以《条例》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在思想政治上、工作作风上、廉洁自律上筑起牢固的防线。突出遵守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对党忠诚、表里如一,坚持民主集中制,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三是深刻汲取教训。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根本上说都是党章意识淡薄。深入查找在执行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政纪律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真正知敬畏、明底线、受警醒。

    我作为安科院第一支部书记,虽然不是一名领导干部,手中也无人、财、物的支配权,但是仍然要牢记学习是一门必修课,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不学习思想就无法进步,能力就无法提高,党支部的工作就无法改进。在工作中增强政治责任意识,在其位、谋其政、负其责、尽其力。时刻记住党总支赋予的重托,真心实意为院加快发展服务。许多东西只有静心研读,才能有所思,有所获。活生生的事实还告诉我们,不学习,思想就得不到改造,心就不静,心不静,欲望就容易膨胀,就拒绝不了诱惑,一遇到诱惑就容易乱了方寸,就容易被诱惑的绳索绊倒。因此,我将坚持经常性的深入学习和钻研,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作为支部书记,还要始终坚定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在日常工作中,要经受得住来自方方面面的物质利益的种种强烈诱惑,不要把个人利益看得太重,要为安科院的发展尽心尽力,只有这样,才无愧于“党员”这一光荣称号。
To Top